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创意作文 创意作文

初中音乐教案_初中音乐教案30篇

zmhk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初中音乐教案_初中音乐教案30篇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初中音乐教案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1.初中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2.杵歌初中音乐

初中音乐教案_初中音乐教案30篇

       很高兴有机会参与这个初中音乐教案问题集合的讨论。这是一个多元且重要的话题,我将采取系统的方法,逐一回答每个问题,并分享一些相关的案例和观点。

1.初中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

2.杵歌初中音乐教案设计

3.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三篇

4.初中音乐《青春舞曲》教案

初中音乐教案_初中音乐教案30篇

初中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中音乐《在那遥远的地方》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导入

        1.课前播放器乐版《在那遥远的地方》,创造氛围

        上课,师生问好。

        很高兴和大家共同走进音乐课堂。在美中享受音乐,在音乐中感受美。这学期我们聆听了华夏古韵,赏过了梨园风采,品过了欧洲清唱剧,接着来领略神州音韵。《第二张》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歌有哪些。老师引入本节课内容。

        通过对神州音韵1,2,3单元的学习,大家都知道,我国民族众多,各民族都有丰富独特的民歌,表达着他们的思想、意志、愿望和情感。你们知道的民歌有哪些呢?可否唱几句?

        《茉莉花》、《青春舞曲》、《掀起你的盖头来》、《花儿与少年》、《达坂城的姑娘》等等,大家知道的还不少呢!看来大家并没有忘记我们的民族艺术。有一位老人曾说过:“如果你热爱音乐,就会发现它是用美丽的民歌铺成的。”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并学习一首草原民歌——《在那遥远的地方》。第三张

二、熟悉歌曲

        1.介绍歌曲创作背景及词曲作者王洛宾

        第四张

        这首歌是中国最负盛名的民族音乐家王洛宾先生在1940年创造的一首草原情歌。同时王洛宾还具有“西部歌王”之称。

        第五张

        《在那遥远的地方》是王洛宾根据我国青海地区民歌改编而成。曲调委婉抒情,表达了真挚的爱情。还曾流传,这首歌是王洛宾老先生在青海拍摄一个纪录片,3天的时间里他结识了一个很漂亮的藏族女孩,他们一起在青海湖边策马扬鞭,一起欢歌笑语,分别之后,怅然若失,于是呢,王洛宾先生在思念中才写下了这首不朽的名曲《在那遥远的地方》。在他长达60年的音乐生涯里,他搜集整理并创造了1000多首优美的西部民歌。其中《在那遥远的地方》这首歌堪称是王洛宾先生的巅峰之作,是他音乐展示飞翔的标志。还被收录在巴黎音乐学院的东方音乐教材中。不仅地球人熟悉这首歌,外星人也可能会唱,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首歌曾竟被群众投票选中,放在东方红卫星上播放,代表着中国的声音向太空呼唤。

        2.带着问题聆听歌曲,学生跟唱一二段。

        了解了这么多,我们赶快来聆听一下这首经典名曲吧。在聆听这首歌曲的同时,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第六张

        这首歌曲在情绪、节奏、速度等方面有什么特点?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第七张

        好的,演唱者在演唱当中和我们课本中的歌词稍微有点不同,是因为这首歌在传唱的同时也在被改编,虽然被广泛的改编,但歌曲的韵律抒发的情感却传承了原版民歌的韵味。我们来说一说从刚才的'聆听中,你感受到音乐的情绪、节奏、速度等方面有什么特点?(优美、抒情、节奏舒展、中速)歌声中传达了怎么样的情感?(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对美的执着追求)这么优美的歌曲不唱一唱实在可惜,让我们也来唱一唱吧。

三唱一唱

        1.朗读歌词

        这首歌不仅旋律美,歌词写得也很美,请大家先来朗读一遍。

        2.随琴学唱

        下面请大家用LA来跟着电子琴哼唱歌曲旋律。请大家用连贯平稳的气息来哼唱。(2遍)你们的音准不错,如果在唱准基础上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就更有味道了。让我们填上歌词来完整的演唱一遍。你们学唱的真认真!如果能轻声歌唱,聆听电子琴,唱准音高就更好了。

        3师生接唱

        你们的歌声也感染了我,让我和你们一起来演唱这首歌曲吧,我们分句接唱,我一句你们一句。音乐课上歌声嘹亮,我发现同学们唱的心欢畅,何不来个赛歌会,把你的嗓音亮一亮。就来个男女生赛唱吧。男生第一段和第三段女生第二段和第四段,结束句共同来唱。刚才男女生演唱的声音都比较洪亮,各自有各自的特色,演唱是不分上下,都有那么点民歌的风味。德国音乐家舒曼说过这样一句话:要留神细听所有的民歌,因为它们是美的旋律的宝库,它们会打开你的眼界使你注意到各种不同的民族性格。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

四拓展延伸

        最后,让我们通过另外一个版本再次来聆听优美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感受草原民歌的魅力。第十张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通过欣赏和学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一同体验感受了民歌的魅力,希望大家在课后能多找一些自己喜欢的民族歌曲来唱一唱,让我们继续将这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和发扬!

杵歌初中音乐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热爱**音乐,培养合作意识和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

        2、欣赏、体验、探究、表演音乐剧片段。

        3、初步了音乐片《音乐之声》涉及的相关常识,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雪绒花》,初步体验影视音乐特性、功能。

教学重点: 初步了解、感受、表现音乐剧片断《雪绒花》

教学难点: 感受欧洲**音乐的艺术魅力,探究音乐对**情节发展变化的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钢琴、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

        1、导入:同学们好!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曾荣获最佳影片等五项奥斯卡金像奖,打破**史上最高卖座记录的美国歌舞**片段,请看屏幕!播放《Do-Re-Mi》。

        2、请同学们抢答以下几个问题:我把同学们分为AB两组,每组只要答对5个问题就会得到一分精美的礼品!

        ①、这部影片和这位女主角叫什么名字?

        ②、请说出玛丽亚和孩子们唱的这首歌曲的曲名,及歌词的大概意思?

        ③、师生简介这部音乐片的故事情节。奥斯卡金像奖是什么奖项?

        ④、请同学们在欣赏一遍**片段,注意思考歌曲的力度、速度、节奏、旋律、演唱形式?

二、欣赏《孤独的牧羊人》

        1、为了欢迎上校当时的女朋友(男爵夫人)和麦克叔叔。玛丽亚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了一出木偶戏,把歌曲《孤独的牧羊人》表演得非常有趣,我们一起来欣赏。

        2、请同学们欣赏有趣的木偶戏的同时,请同学们听一听这首歌与前一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思考一下这首歌与《Do-Re-Mi》相比,在演唱形式上有什么变化?

三、学唱《雪绒花》

        1、导入,欣赏《雪绒花》

        上校开始对玛丽亚管理孩子的方法非常不满意,可是当他听到孩子们的歌声时十分感动,他也拿起吉他唱了起来。播放**片段。

        2、下面让我们来欣赏这首歌,请同学们思考一下这首歌的力度、速度、音色、 节 奏、旋律?

        3、这首歌与上首歌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表达了上校怎样的情感?

        4、学唱旋律:

        ①、《雪绒花》这首歌非常优美,给我们营造了一种温馨和谐的气氛,下面请同学们看着曲谱听教师演唱一遍。

        ②、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发一个音,“lu”。请同学们就用这种感觉跟着老师的琴声来熟悉一遍

        ④、分析歌谱,突破难点。

        注意: 听老师唱第3句,这儿有一个什么符号?(八分休止符)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节奏说话。

        5、学唱歌词

        ①、在请同学们看歌词,试着将词填进去唱一唱(学生自由视唱)。

        ②、想一想 我们怎样才能将这首歌唱得更富有感染力呢?(抒情的,要唱得慢一点,抒发的是热爱祖国的感情,声音柔和一点。)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哪?(一般来说,歌曲的高潮部分在力度上要唱得比其他部分强一点)。

        6、检查学生演唱情况

        7、请同学们想一想,就《雪绒花》这首歌,我们可以用哪些演唱形式?同学分2组来表演音乐剧片段《雪绒花》。

        8、学生表演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欣赏了音乐片《音乐之声》的几个片段,了解了奥地利、音乐片、音乐剧的`相关知识,在后边的几节课里我们将进一步探究音乐对**情节发展的作用。正是有了优美动听的歌曲贯穿于整部**,才使《音乐之声》更加吸引人。当发现优秀的**歌曲的时候,请你把它介绍给大家,好吗?

课后反思

        《雪绒花》是一首非常优美的**音乐,舒畅轻柔的风格,深深地抓住了听众的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品、体验作品的意境,领略音乐的无穷魅力,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我以音乐为载体,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设计这节课,让学生的审美体验水到渠成自然学习。

        一、激发兴趣。课前利用小游戏的方法,请学生当老师朗读英文,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开始上课。

        二、充分利用学生的听觉器官,培养学生手脚并用、动手动脑的习惯;接着是新颖选用的课件辅助教学,采用教材光盘、音像资料,把学生认知水平提高到一个最佳水平。为学生的审美体验得到最完美的实现。通过欣赏音乐、演唱、演奏音乐,使学生的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三、总的来说,这节课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欲望,变被动为主动,把知识的掌握当作一种精神的享受,在这种愉悦自然的气氛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提高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三篇

        教学目标:

        1、能对我国民歌中的劳动号子歌曲产生兴趣,并喜欢在演唱,聆听中加强对劳动的热爱及对劳动者的尊重。

        2、学唱《杵歌》,演唱时声音要富有弹性,能够表现出歌曲的劳动节奏特点及乐观情绪。

        3、了解台湾及高山族民歌,学习中国五声调式音阶的名称。

        4、知道劳动号子及其类别,积极参与劳动号子和劳动歌曲的编创活动。

教学重点:

        用欢快活泼的情绪,能加入舞蹈动作,打节奏演唱《杵歌》教学难点:

        1、歌曲情绪的把握及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态度;

        2、唱歌时的情绪表现,歌曲的音准把握;

        3、唱歌的同时手上拍打节奏的配合;

教学用具:

        多媒体教学设备、电子琴

教材分析:

        《杵歌》是人教版七年级第五单元的学唱歌曲,高山族民歌,属舞歌类的农事劳动号子,歌曲为D羽调式,2/4拍,小快板速度,单乐段结构,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本课主要通过让学生欣赏、体验、演唱、舞蹈、参与音乐实践,能够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演唱这首歌曲,并背唱歌词。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经过一段时期的音乐学习,对音乐的理解、掌握已经有了一定基础,而且这时的学生比较喜欢唱歌,尤其是欢快活泼的歌曲。本教材选用的歌曲《杵歌》,歌曲情绪欢快、活泼,带有舞蹈性,歌谱比较简单。比较适宜于七年级的学生学唱,因此教师应先让学生听作品,熟悉后激发学生学歌的兴趣,从而才能学会歌曲,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演唱歌曲《阿里山的姑娘》,让学生回答是哪里的民歌?哪个民族的?(教师演唱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展示了教师的`风采)请大家仔细听一听歌里都唱了谁?(老师演唱阿里山的姑娘)

        师:那位同学来说一下?(生:阿里山的姑娘和少年)

        师:这首歌的歌名就叫做《阿里山的姑娘》。这位姑娘要为大家介绍一下她的家乡,请同学们仔细听,认真想,猜猜她的家乡究竟在哪里?(课件:台湾风景一张张出现播放音乐)

        师:现在你们知道这位姑娘的家乡在哪儿了吗?对,她的家乡在台湾。我们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谁知道我国生活在台湾的少数民族是哪一个呢?现在就让我们走进高山族村寨,一起来看看她们在做什么呢?(播放课件杵舞)

        二、引入新课

        播放《杵舞》

        师:高山族的人们在做什么呢?(生:跳舞)师:是啊!她们手中拿着什么在跳舞呢?生回答。师:对啊!在台湾这叫做杵。杵这种工具流行于风景胜地日月潭边,如今已发展成溶歌舞乐为一体的表演性歌舞艺术。拿着杵跳的舞叫做杵舞。

        师:那么谁知道杵是做什么用的呢?(学生回答)舂米的木棒

        所以《杵舞》又是在什么时候跳的呢?表现什么场景?(劳动)

        劳动时唱的歌,我们叫他什么呢?

        师:(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的民间歌曲,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的实际功用。在劳动过程中,尤其是集体协作性较强的劳动,为了统一步伐,调节呼吸,释放身体负重的压力,劳动者常常发出吆喝或呼号。)

        劳动号子的分类

        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

        那么刚才我们欣赏的《杵舞》属于哪一类呢?(农事号子)

        三、学唱歌曲

        1、欣赏《杵歌》,同学们看它的词是不是很有意思,唱的什么呢?有没有实质的意义?没有,这种歌词叫衬词

        杵歌是台湾中部日月潭附近高山族妇女在舂米劳动时唱的劳动号子。她们边劳动边唱歌,第一遍往往无含义,随后即兴编词唱出。此歌律动性很强,之后发展为边歌边舞的劳动歌舞。好,今天我们也来学唱这首台湾高山族的民歌《杵歌》

        2、学唱歌曲

        (1)先来用柯尔文手势唱音阶,同学们看一下咱们这首歌当中没有出现音节中的哪个音?4、7,只有12356,这是常见的中国民族五声调式,有12356五个音组成。依次为宫商角徵羽。五个调式音阶。请同学们判断咱们这首歌属于什么调式呢?羽调式

        (2)慢速唱谱,教师电子琴伴奏

        (3)同学们觉得哪里难唱呢?节奏

        节奏型训练:

        ①2/4XXXX︱X.XX︱X—︱︱

        ②2/4XXXX︱XXXXX︱X—︱︱

        ③2/4XXX︱XXXXX︱X—︱︱

        ④2/40XXXX︱XXXX︱︱

        讲解附点和切分音

        (4)加歌词演唱,更正练习不理想的地方

        (5)完整熟练演唱

        (6)加手的伴奏XO︱XO︱XO︱

        OXX︱OXX︱OXX︱加舂米的动作加上脚的动作

        四、音乐实践

        学生分小组跟着音乐边唱边打节奏,做劳动舂米和舞蹈的动作。

        五、总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领略了台湾及台湾高山族民歌的特色,同学们的表现非常不错,老师忠心谢谢你们的合作,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高山族也是中华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共同祝愿海峡两岸同胞早日团圆。

初中音乐《青春舞曲》教案

        #教案# 导语说课稿是为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它不同于教案,教案只说“怎样教”,说课稿则重点说清“为什么要这样教”。 我整理了初中八年级音乐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

《梁祝》

       一、说教材

        (一)本课教学内容

        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学唱爱情主题《化蝶》。

        (二)本课地位和作用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借鉴欧洲协奏曲这种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以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格,塑造了鲜明、感人的音乐形象,成为中国交响音乐民族化的成功之作,并以其中华民族鲜明的风格特点,得到国际公认。

        (三)教材重点、难点

        理解主要音乐片断的含义、视唱爱情主题为本节课重点;使学生理解奏鸣曲式结构特点为本节课难点。

        二、说学法、教法

        根据教材内容特点和学生特点,这节课主要运用以下学法:

        1、在良好的问题情景中,自主地欣赏《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理解乐器运用形式,与作品内容有着紧密联系。

        3、认真感受乐曲中不同节奏速度变化,对不同主题中能正确区分判断。

        4、积极讨论,大胆设想故事结局,引申音乐的尾声发展。

        教法与设想:

        运用多媒体、录音机、磁带这些教具欣赏、讲解结合,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自己展开联想,领悟主题,感受作品精神内涵,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探索创新。

        三、说教学过程

        本课本人的教学思路为:组织教学----欣赏音乐----讲解分析----课堂小结----课堂作业

        1、让学生先欣赏感受、聆听《梁祝》小提琴协奏曲

        2、用多媒体课件出示作者、创作时间、名词解释及奏鸣曲式结构图解,并让生自由讨论什么是奏鸣曲。

        3、进行音乐作品完整欣赏

        4、教师讲解、引导、小结。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描述梁、祝二人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愤怒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深切同情。

        5、课堂作业

        (1)分组讨论,设想音乐结局。

        (2)视唱爱情主题。

        附板书设计:

        梁山伯与祝英台

        (1)曲作者:何占豪陈钢

        (2)创作时间:1959年

        (3)题材:民间传说

        (4)素材:吸取越剧中曲调

        (5)体裁:奏鸣曲

        (6)名词解释

        曲式:是指音乐作品构成统一整体和各部分的结构规律,包括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主题和非主题成分的组合及其调性的布局。

        协奏曲:一种独奏乐器和乐队协调演出的大型乐曲。

《船歌》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是四十二中的范映雪,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题目是音乐综合课《船歌》。

        教材分析:

        本课我所用的教材是湖南版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欧洲音乐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桑塔露琪亚》是一首属于船歌体裁的声乐作品。本课是在第一课时歌曲学习的基础上,扩展介绍《桑塔露琪亚》所属体裁的内容和发展。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诱发情趣,展示船歌的起源。在不同船歌的比较欣赏中引导学生用文字、诗歌、绘画、图谱、律动的形式参与体验音乐情绪,分析船歌节拍,总结船歌风格,感知音乐要素。其次是通过“欣赏辨别”反馈学习信息。在船歌《桑塔露琪亚》的演唱中,深化情趣体验,并能对歌曲的情绪与风格进行简单评述。

        本课的重点是要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各种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充分挖掘他们的艺术潜能。本课的难点是让学生从欣赏中总结出船歌的特点并能进行简单的分辨。

        本课以音乐教学为主,同时涉及了语文、美术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

        在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景,诱发情趣,为学生展示船歌的起源。让学生们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两段属于同一体裁的其他两首作品,然后自己总结归纳出船歌这种音乐体裁的特点。

        学法指导:

        音乐课应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实践,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自由发挥。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散文、诗歌、绘画、图谱等方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充分挖掘他们的才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更宽广的领域发展自己的艺术潜能。

        《音乐新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完整而充分地聆听音乐作品,使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所以在这节课介绍完船歌起源后,我让学生完整聆听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和中国的《乌苏里船歌》。让学生对同一体裁的几首作品有了初步体验后,老师带领学生在以音乐审美为基础上,从作品的音乐基础知识入手分析和总结船歌的音乐特点。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由情景导入、听赏与表现、复习歌曲三部分组成。其中情景导入包括多媒体展示、游戏环节组成,听赏与表现由船歌欣赏、船歌辨别组成。通过这样的安排,让学生完成参与--体验--创造的欣赏教学模式。

        首先我将采用模拟导游的方式导入课题。“大家好,欢迎参加意大利民间音乐旅行团!我是你们旅游第一站的导游,希望我们共同去领略那里优美的民间音乐和风俗民情。“同学们的注意力很快被集中到了教学内容上。接着是一个游戏抢答环节,老师会提问意大利的哪个城市是着名的旅游胜地,并以“水城”着称,同时它也是音乐中“船歌”这种体裁的发源地?在ABC三个选项中同学们用排除法很容易选出正确答案威尼斯。这一环节设计是为了引导学生自然过渡到正课程序,此外也可以利用这一选择的设计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接下来进入听赏与表现的正课环节,老师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意大利威尼斯的秀丽风光和独特的交通工具贡多纳小船。在威尼斯风光做背景的衬托下,在意大利民歌《桑塔露琪亚》的熟悉旋律中,老师将介绍这首歌曲是属于船歌体裁的声乐作品,从而引出船歌的起源。老师说出旁白:“请大家注意这种两头尖尖,船身狭长的‘贡多纳’小船,正是因为威尼斯河道狭窄,纵横交错而产生的。船歌就是起源于船工们所唱的歌。”老师引导大家听赏中外另两首船歌: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和中国的《乌苏里船歌》。要求学生在欣赏音乐时,用你们喜欢的文字、诗歌、图谱、绘画的方式表达你们对音乐的感受。在欣赏中还要关注音乐要素,听辩乐曲拍号。学生分成四个小组,选一人执笔。带着问题聆听音乐,小组议论进行分组展示和发言。接着我又引导学生在听辨、发言的基础上总结出船歌的特点。通过这一部分的安排,在教学内容上,就把语言、律动、音乐、美术、多媒体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使新课标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精神得以体现。这样的教学,既能面向全体学生,又能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展现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才能。学生有了自己体会到的感受,也为后面听辨音乐环节打下了基础。接下来我就让学生参与进来做个音乐游戏:听一听下面三首乐曲中哪首是船歌?在教学方法上,我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让他们自己大胆去判断和发言。老师对他们的发言都耐心聆听并且发出会心的微笑。在同学们对本课知识有了一定认知后,老师指挥、引导学生深情并茂的演唱歌曲上节课学习内容《桑塔露琪亚》。歌曲前半段用身体配以轻微摇摆。再次唱出这熟悉、优美的旋律,学生感情自然又加深很多。学生们在心理上都得到满足、肯定、愉悦。最后,我采用引导激励法的语言作为结束语:今天我们对船歌进行了欣赏分析。同学们用各种方法参与了对音乐的体验和感受。船歌有很多种类,它和人们的生活、情感密切相关,请同学们回去找一找,还有什么不同风格的船歌,下次我们再进一步欣赏交流。在老师充满期望的眼神中,让同学们感受到音乐的博大精深,增强探究的欲望。

        以上设计肯定还有一些不足之处,敬请各位专家老师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欢乐颂》

       一、说大纲

        根据《走进音乐世界》大纲要求,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与教材和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地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本课选自广东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教科书八年级上册,根据第2单元音乐与人的情感世界----第二系列(爱)中的欢乐颂>为教学内容。〈欢乐颂〉是选自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第四乐章。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贝多芬是德国伟大的音乐作曲家,而他最杰出的是〈第九交响乐(合唱)〉和〈庄严弥撒〉,〈欢乐颂〉选自〈第九交响曲〉,是学生比较熟悉的曲子,通过学习贝多芬的〈欢乐颂〉,从中感受欧洲古典主义音乐的情感及交响乐,颂扬和学习友爱、平等、自由的精神。

        3、教学目标:a.感受不同时代人类的博爱精神。b.通过欣赏和演唱歌曲,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逐步建立对亲人、对他人,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形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对真、善、美的音乐艺术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与演唱歌曲,并从歌词中体会博爱精神。

        难点:第三乐句最后一拍与第四乐句连线相加的时值,是演唱最容易出错的地方。

        三、说教法

        为了让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了解和学习歌曲,帮助学生收到的学习效果,使他们更好地掌握和感受音乐的作用。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视觉图象法:兴趣是的老师。学生都知道贝多芬是个音乐家,除此之外对他的了解却不多,而本节课主要学习的内容是贝多芬所创作的最杰出的曲子之一,为了让学生对歌曲产生学习兴趣,首先要让学生对作曲家有初步的了解从而有想学歌曲的兴趣。我向学生展示了贝多芬的,以及他的头像雕塑模型,让学生对作曲家贝多芬有初步的印象,接着讲解他的生平简介,再引入新课。

        2、情感教学法:冼星海说----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其实施程序是:

        情感唤起--情感深入--情感外化

        在本课中我从作曲家生平和他的交响乐入手激趣,接着引导学生在探索发现中深化情感体验,最后在迁移中从歌曲精神的探求延伸到音乐文化渊源的追溯,使审美体验升华。

        3、此外,还运用了多媒体辅助----视听结合法:学生一般在以前都听过或接触〈欢乐颂〉这首歌曲,但对作品主旨未必理解到位。为了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和学习兴趣,我利用电脑课件和教学平台,在乐曲欣赏的同时,配以视频演示和音响欣赏,给学生视听结合,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使本来抽象的内容变得具体形象化,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分析主题曲。

        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教材的内容和

        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时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听”“唱”等要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演唱方式。通过跟随录音、电脑课件视频跟唱的方法,使学生更加直接形象地接触歌曲从而完成能力目标,最后通过亲身体验,验证结论。

        学法指导分析

        (一)、参与--体验法。

        本课我指导学生先感知音乐,欣赏听辩音乐,然后进入情感体验与想象联想,直到理解领悟音乐的意境。

        (二)、课堂讨论法。奥斯本的“大脑风暴法”,是一种专门训练发散性思维的好方法。依据此原理,在乐曲欣赏的上,我有意识的组织进行讨论,探讨歌曲所颂扬的精神。

        五、说教学程序

        本课主要是欣赏和学习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了解歌曲的曲式结构,从而颂扬博爱自由平等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赏析---讨论---审美型”的教学模式进行。

        1、故事导入

        这个环节我将从贝多芬直接引入新课,先出示贝多芬的,问学生是否知道或了解这个人的简介资料,然后让学生分组对贝多芬的资料进行讨论和互相搜集、回答,之后我从贝多芬的故事、生平,主要创作引入新课,介绍新课内容〈欢乐颂〉出处和相关资料。

        2、视频欣赏进入重点突破难点

        在这个环节我会播放电脑课件,让学生视听欣赏本曲,引导学生在参与欣赏音乐的活动中探索发现,深化情感体验。这是本课的重点。设计意图是强化2个训练。a.音乐欣赏学习也是创造性活动,《接受美学》中提出“任何作品的本文总会留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有待欣赏者通过想象去丰富和补充。”因此,学生在参与集体性的欣赏中继续强化其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b.强化学生内心听觉训练。美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艾伦·科普兰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据此,教学程序是“多听”。我遵循音乐欣赏的审美过程,引导学生带着在旋律创作中的问题有重点地听析曲中的音乐材料。

        视听之后让学生用跟唱法学习歌曲,由于这首歌曲调很单纯,4/4拍子,学生在小学课本也接触过,所以完全有能力独立学会它。但能够完全无误地演唱好歌曲第三乐句最后一拍与第四乐句连线相加的时值便是本曲要突破解决的难点。在这个地方我会乐曲重复播放,利用电脑比以前的录音机播放的好处,就是不用反复倒带,直接点这一段就可以循环再现,为课堂省下不必要浪费的时间。这个环节我会对学生演唱歌曲进行检测,看是否已经解决了难点。方法有:A.全班同学或分组演唱歌曲B.个别演唱难点旋律C.难点旋律数、打拍子

        3、在学生熟练演唱歌曲后,进入讨论-审美阶段

        学生复听整曲,在学会演唱后欣赏会有不同的感受,此时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对歌曲的理解歌词的含义和作曲的风格作一个简单的评价分析,并让学生感受一下唱与朗诵有什么不同让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各抒己见,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去获取的知识有一种成就感。让学生在一个融洽的气氛中学习音乐,积累音乐文化,培养他们自主学习以及感受音乐的习惯,从而到达除了会学习、会欣赏、会讨论歌曲外,还会对歌曲对音乐进行审美,探讨歌曲所传达的意境最终让学生感受不同时代人类的博爱精神。

        然后我再对学生的发表进行评价、归纳并且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的表扬和鼓励。最后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再次出示本节学习目标,加深印象。

        六、说板书设计:由于本节课采用的是电脑平台与课件相配合的现代化教学方法,所以大部分教学板书内容均在课件中显示。

        内容有:1、贝多芬的简单生平简介

        2、〈欢乐颂〉乐曲简介

        3、乐曲中难点乐句的旋律以及节奏节拍

        这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图。我的说课完了,谢谢大家!请提出宝贵意见。

       第二单元

        第一课时青春舞曲

        教学目标:

        1、能用轻柔自然的声音欢快地演唱歌曲,并能背唱这首歌。

        2、能感受到新疆歌曲的风格特征,用不同的形式参与表演活动。

        3、能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感受作品的民族风格

        教学过程:

        一、节奏律动

        1、在《青春舞曲》的伴奏音乐中老师带领学生拍节奏。

        根据由易到难的原则练习

        4/4

        (1) Χ Χ Χ Χ‖

        (2) Χ Ο ΟΧ Χ‖

        (3) Χ•Х ХХ Х ХХ ХΧ Х‖

       2.归纳音乐的主要特征:欢快活泼,律动感强,新疆风格浓郁。

        3.欣赏新疆维族歌舞表演片段

        (1)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归纳出新疆歌舞表演的主要特点:风趣幽默,边歌边舞。

        (2)让学生回忆、模仿、设计简单的新疆舞蹈的动作(如“托帽”、“耸肩”、“扭脖子”),带领大家一起随着《青春舞曲》做律动。

        二、练唱歌曲

        1、聆听歌曲,了解歌曲结构

        2、用“啦”模唱旋律,要求声音自然圆润,按分句要求换气。

        3、练唱歌词,用非连音方法演唱。

        4、熟唱歌曲,能背唱歌曲。

        三、表现歌曲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演歌曲

        1、各小组选代表为全班同学表演,也可以集体演唱,方案自定。

        2、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表演,表演时邀请其他同学以拍节奏,敲笔等方式进行即兴伴奏。

        3、要求学生能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和他人的表演。

        四、教学拓展

        1、请在地图上找出新疆的地理位置,你熟悉新疆的哪些风景名胜?

        2、新疆有多个民族居住,你知道的民族有哪些

        3、你熟悉新疆的哪些乐器?

        4、练习手鼓节奏:Χ.Χ ΧΧ∣ΧΧ ΧΧ Χ∣……

        5、合着手鼓节奏一起演唱歌曲。

        五、作者、作品简介

        介绍王洛宾

        六、课后作业

        收集王洛宾的声乐作品,下节课推荐给大家欣赏。

        七、课堂小结。

       今天的讨论已经涵盖了“初中音乐教案”的各个方面。我希望您能够从中获得所需的信息,并利用这些知识在将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果。如果您有任何问题或需要进一步的讨论,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