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_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ppt

zmhk 2024-06-01 人已围观

简介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_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ppt       下面,我将以我的观点和见解来回答大家关于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话题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_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ppt

       下面,我将以我的观点和见解来回答大家关于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大家。现在,让我们开始聊一聊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话题。

1.幼儿园应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2.懂礼貌的小白兔: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3.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4.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5.引导幼儿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秘诀

6.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_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ppt

幼儿园应培养幼儿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1、习惯培养对幼儿成长的意义

       什么是习惯?是指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较为稳定的行为倾向。

       良好的习惯是一种高层次的自觉行为,是一个人心理素质的重要表现,它对保护幼儿的身心健康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重大意义,是形成良好个性品质的重要基础,也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重点之一。

       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是指在幼儿生活方面所表现出比较稳定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方式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1)卫生习惯,(2)饮食习惯,(3)睡眠起居习惯,(4)与个人生活有关的行为习惯等。

       由于目前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过分娇惯和无原则的顺从,暴露出来的生活行为习惯问题尤为严重,幼儿无论从饮食、睡眠还是自理能力等方面都存在着很多不良现象。

       陈鹤琴先生在《我们的主张》一文中提出“我们主张幼稚园要使儿童养成良好的习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也指出:“要从生活习惯、规则意识、学习能力、情感与自我意识、审美情趣等方面为幼儿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由此可见,幼儿时期是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期。

       2、一日生活环节中蕴含着许多教育价值

       二期课改实施至今,教师已初步树立幼儿园的一日活动都是课程的理念。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中,生活环节(来、离园、盥洗、饮水、餐点、午睡)占在园生活50-60%以上,这些生活环节比较琐碎,教师易忽视其潜在的教育价值,笔者认为,关注细节——幼儿园一日生活环节,有效的指导,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不容忽视。

       例如:在一日生活中,盥洗活动始终贯穿其中,使用的频率最多,一天高达7-8次,入园、入厕、喝水、吃饭等都要洗手。教师是否关注培养幼儿认真洗净手,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洗手过程中,有时候幼儿会浪费水,教师是否能注意培养幼儿有节约用水的习惯等,其蕴含着是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最佳契机。

       又如:午餐后幼儿漱口较马虎,只是机械完成任务,有的幼儿总是忘记漱口,需要老师提醒。 “学习保护自己,体验健康安全生活的重要”,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生活习惯是幼儿必备的生活经验,对幼儿来说是终生受益的。

       二、一日生活环节中,渗透习惯培养的有效措施

       在一日生活环节中,周而复始,而这些活动的琐碎细小,枯燥无味以及幼儿的自理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差、教师们对这些生活环节的组织时,要学会观察,抓住重点,做到心中有目标,采取有效的方法,有机渗透幼儿习惯的培养。在实践中,总结出以下行之有效的措施。

       1、梳理出生活环节的观察要点

       通过梳理一日活动各环节中教师观察重点,做到“心中有目标”,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见下表)

       环节

        教师重点观察

        渗透习惯的培养

       来园

        1、幼儿是否能对熟悉的人(保健、班级老师、同伴等)打招呼。

       2.关注幼儿所带的物品是否安全,并能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书包、服饰、鞋子、玩具等)。

       3.观察幼儿健康和情绪状况,及时核对晨检牌,清点幼儿来园人数,做好点名登记,逐步做到按时来园。

       4、幼儿是否参与观察、照料动植物和值日生活动。

        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

       养成物归原处的好习惯

       养成愉快生活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养成做力所能及事好习惯

       盥洗

        1.幼儿是否能正确的洗净手,使用毛巾,擦干手。养成饭前便后、运动后、手脏了洗手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2.幼儿是否及时关闭水龙头,不玩水,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在人多时,幼儿是否能够排队等待,不拥挤。

       4.幼儿是否会使用便纸,大便后能否主动抽水,并洗手。

       5.如厕后是否主动整理好衣裤。

       6.是否乐意听从值日生的提醒。

       7. 关注幼儿大小便是否正常,发现异常及时与

       保健老师和家长沟通。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有节约用水的习惯

       养成文明行为的习惯

       饮水

        1. 观察幼儿饮水量,保证幼儿每日喝足够量的水,逐步养成有序、主动喝水的习惯。

       2、幼儿是否及时关紧水龙头,节约用水。

       3、关注照顾体弱和特殊幼儿及时补充水份。

        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

       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餐点

        幼儿是否在一定时间内愉快地独立进餐。

       幼儿是否养成有序文明进餐的习惯。(先放椅子,后洗手入座,安静就餐等)

       幼儿在进餐后,是否正确漱口和使用毛巾。

       4、值日生是否乐意为同伴服务(督促、检查等)。

        养成文明进餐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养成乐意助人为乐的习惯

       午睡

        1.幼儿是否有序的穿脱衣裤,整齐叠放在固定处。

       2.幼儿是否有良好的睡眠习惯。

       3.幼儿是否乐意整理自己的床铺。

       4.关注幼儿午睡时有无异常情况。

        养成自我服务的习惯

       养成做力所能及的习惯

       离园

        1.幼儿是否能整理自己的衣物,保持仪表的整洁。

       2.幼儿是否能物归原处,不遗忘自己的物品。

       3.幼儿是否能使用礼貌用语道别,不跟陌生人离开。

        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

       一日生活环节中,教师观察要点及渗透习惯的培养

       以午睡环节为例,教师重点观察幼儿是否能有序的穿脱衣裤,整齐叠放在固定处;

       是否有良好的睡眠习惯;是否乐意整理自己的床铺。从中可以渗透培养幼儿学做力所能的事情、养成自我服务的好习惯。

       又如在来园活动中,教师是否关注幼儿情绪、是否能对熟悉的人(保健、班级老师、同伴等)打招呼;幼儿所带的物品是否安全,并能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地方,从中可以渗透培养幼儿愉快生活、文明礼貌的行为、养成物归原处的等好习惯。

       2、创设会说话的生活教育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创设,本身就是最直接的教育,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积累各种生活经验并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有的环节每天重复多次,利用环境的创设,避免了教师重复的提示,它直观易学,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情感,对幼儿行为起着提醒的作用,并暗示幼儿的行为,有助于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在实施中,应关注以下几点:

       (1) 创设的形式不同

       教师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创设一些与之相适应和匹配的生活环境,托小班年龄一般以教师为主的设计形式,如“温馨小贴士”,“心情墙”等,便于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情况;中大班幼儿,可以让幼儿与教师讨论,共同设计,制作、标志进行环境创设。如:物品的摆放、整理演示图、洗手步骤、便后主动冲水等提示图,既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加深幼儿的印象。

       (2) 材料的安全合理

       教师提供的生活用品材料要实用安全,便于清洁和消毒。例如:盥洗室放置便纸的器皿既要便于消毒,又要高低、大小合适,方便幼儿取用。

       (3) 布局的科学舒适

       幼儿园所有的生活环境布局要科学合理。如:午睡时,床位的摆放,应该根据不同年龄、场地,创设合理舒适的环境,既要方便幼儿的穿脱、折叠衣裤,整理床铺等操作,为幼儿提供自我服务的条件,也要便于教师在午睡中的管理。

       又如:餐点时,合理摆放餐桌,方便幼儿的进出。餐具、骨盆、擦手小毛巾的摆放要舒适方便使用。对大年龄幼儿应科学安排他们自我服务的机会:添饭、添汤等。

       3、注重在真实情景中学习体验

       生活活动主要是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需要教师细心的观察,耐心的指导,根据各自不同幼儿的情况,运用各种方法寻找有效的教育途径,帮助幼儿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鼓励幼儿积极尝试,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日常活动指导中,教师重点可关注以下几点:

       (1)利用学习活动,梳理经验

       幼儿在生活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如何帮助幼儿解决,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和发现幼儿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集体活动或者小组个别化的学习活动帮助幼儿梳理和提升生活经验,学习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

       (2)利用游戏活动,有机渗透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游戏活动有机的渗透,帮助幼儿学习巩固已有的生活经验,使幼儿在“真实的情景”中练习,进一步掌握生活技能和方法。

       4、灵活运用多种语言,强化巩固

       语言是多样的,教师应根据不同年龄,巧妙发挥语言的艺术魅力,可利用简单的指导语,手语、眼神等肢体语言,提示或者暗示幼儿的行为。

       同时充分发挥儿歌的独特作用,如:运用一些短小的儿歌,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既把生活自理的内容形象生动勾勒清楚,又有助于幼儿记忆自理生活的动作。如:在学习穿套毛衣的过程中,知道“穿毛衣,看仔细,先钻大洞洞,再钻中洞洞,最后小手钻小洞。”整个钻洞的过程,就是穿毛衣的过程。用念儿歌的方式,幼儿们容易理解,有助于他们掌握一定的生活技能,帮助他们强化巩固,同时有助于幼儿生活习惯逐步的养成。

       5、 沟通协调中提高家园共育的成效

       家园共育关键是家园的一致性,它能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指导家长工作中,教师应关注:

       (1)了解需求取得理解和支持

       由于一日生活各环节活动中,发生的事情大多被家长认为是小事,教师要了解家长在育儿方面的需求,理解家长的心情,因此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候,要用平等、科学的方法指导家长,不能用命令式的,允许家长慢慢地转变育儿态度和方式,让家长理解并懂得重视生活教育,使家长充分认识到家庭环境、生活方式、自己的言行都会影响幼儿,激发他们积极主动配合并参与幼儿园的工作中。如:利用开设讲座,小手牵着大手的活动,帮助家长提高认识,从而获得他们的支持。

       (2)沟通方式多样合理

       运用多种方法,如网络平台、成长档案、家校互动手册、家长论坛等,让家长充分了解幼儿在园的表现,使他们了解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状况,倾听家长的建议,并为家长提供分享他们经验的机会。

       三、实践后的思考

       1、注重个体差异

       教师要十分注意在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对幼儿行为进行观察。可以根据幼儿行为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引导,以便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有所发展,让幼儿体验好的生活习惯带来的好处。

       2、注重随机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六环节,都可以看作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机会,教师要及时捕捉存在的教育契机,教师在指导中,避免说教,多给幼儿一些操作、体验、互动的机会,少一些包办代替、灌输方式,将寻常生活中的每一环节与幼儿的发展目标有机联系在一起,促进幼儿和谐发展。

       3、注重以身作则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做到言传身教,尤其是对于天性好模仿的幼儿来说,不管是正确或是错误的,只要是直观形象的,都会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为此,我们从自身做起,要求幼儿做到的自己先要做到。在日常生活中处处为幼儿做表率,这样对幼儿习惯的养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总之,生活环节中,教师学会关注细节,有效指导,发现生活各环节中蕴含的教育价值,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养成良好生活习惯,促进幼儿健康和谐的发展。

懂礼貌的小白兔: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常规教研如下:

       1、老师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激励孩子,如最近办理迟到的幼儿较多,教师对准时来园的幼儿进行表扬,从而激励其他幼儿以那些准时来园的幼儿为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幼儿更是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和说服力。榜样还可以是父母、教师,以及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形象等。

       2、创设合适的环境来提醒孩子,把班级的常规要求用绘画作品、照片、图示、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现在幼儿面前,如幼儿进餐后常常忘记需要做的事情,教师可以将送餐具、擦嘴、擦桌子、漱口几件事情用照片记录下来,展示在环境中,从而提示幼儿按顺序做事。

       3、采用恰当的语言去引导孩子,教师利用生动形象、幽默有趣的语言,引导幼儿理解常规,遵守常规的方法。如:在培养小班幼儿饮水常规时,教师发现幼儿不爱喝白开水,于是便将喝水说成“小汽车要加油喽,加的满满的,才能跑得特别快。”

       4、采用游戏的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教师根据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用游戏的形式或采用游戏的口吻激发幼儿学习常规,把对幼儿的要求转化为幼儿的内部需求,如小班幼儿初入园时,教师利用“击鼓传花”来点名,鼓声停止时,花在谁手里,谁就起立告诉大家自己的名字。

       5、教孩子儿歌和歌曲的方法帮助孩子巩固,教育内容于朗朗上口的儿歌、美妙动听的歌曲之中,是一些常规要求,在反复的朗诵和歌唱活动中,达到巩固的效果。如在培养漱口常规时,教师常带幼儿歌唱《花花杯》,帮助幼儿掌握漱口的方法。

       6、鼓励孩子发现问题一起讨论的方法,教师和幼儿针对班级常规中存在的问题,共同分析、讨论、修正常规的一种方法。如:户外活动上、下楼时,幼儿大声喧哗、推推挤挤。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和幼儿一起分析其中存在的危险,共同制定上、下楼的常规要求。

       7、表扬和奖励孩子进行强化,通过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幼儿良好的行为加以强化,使幼儿感受自己的优点和进步,同时使其良好行为得到巩固和发扬。如:当教师发现幼儿逐渐能够自己吃饭时,及时在集体面前表扬,并且送给幼儿一个小礼物,强化其良好行为。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仪行为

       本次活动旨在引导幼儿学习基本的礼貌用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故事和互动讨论,让幼儿认识到礼貌的重要性,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故事启蒙

       教师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完整地听一遍。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认识到礼貌的重要性。

引导

       教师出示小兔、山羊、乌龟、鹿的,引导幼儿思考故事情节,学习礼貌用语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互动表演

       教师引导幼儿表演小白兔迷路、请教路、过河、拜访鹿妈妈等情节,学习礼貌用语:“请问”、“您”、“谢谢”、“麻烦”、“打扰了”等。

思考讨论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小白兔的懂礼貌和友好态度,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大班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要从下面的工作入手:

       一、提高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培养的认识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们自身文化修养水平,而当今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女,是“小皇帝”、“小公主”,都以自我为中心,好胜心强,文明礼貌在他们身上都很难看到。

       在倡导共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文明礼貌教育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教育部《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文明礼貌教育应该从娃娃抓起,“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从小进行礼貌教育,通过游戏、主题活动等形式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学研究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习惯,因此社会、学校、教师和家长要认识到幼儿文明礼貌教育的重要性,应抓住幼儿养成教育的关键期,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使幼儿终身受益。

       二、目前幼儿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存在的问题及表现

       现在幼儿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多。通过幼儿园工作总结和调查,幼儿在文明礼貌行为方面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自私即以自我为中心、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打架斗殴带攻击性行为、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不爱护环境(破坏花草及公共环境)、不爱劳动、、使用不文明言语、挑食挑穿、爱睡懒觉、没有尊老爱幼的礼貌习惯等。主要表现在幼儿园班级中往往以他(她)为中心,在活动时也不会顾及其他小朋友;玩耍中和其他小朋友发生分歧时,会动手动脚或出口辱骂小朋友,有事还会有攻击性行为,征服其他小朋友听自己的领导;见到老师、长辈不打招呼或使用不良称呼等。

       三、幼儿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培养措施

       幼儿的良好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培养是多方面的,不仅需要社会提供幼儿适合幼儿生活的文明环境氛围,更需要社会全体自律及监督幼儿接触不良文明礼貌行为及环境,同时需要家长和教师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细心教育,幼儿教师的在幼儿平时的生活和教学中要正确引导、合理教育和积极培养。具体措施如下:

       (一) 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氛围

       社会是复杂多变的,存在着很多不良文明行为,幼儿认识能力有限、模仿性强、控制力差,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养成不良的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所以要给幼儿营造良好的文明环境氛围,使其健康的成长。

       1、家长要以身作则,做一个讲文明、讲礼貌的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榜样,营造一个良好的文明家庭氛围。

       2、家长要做好孩子良好文明礼貌行为习惯的监督工作,尽量避免幼儿接触不良文明礼貌行为,要严格要求孩子的言行举止,做到不姑息、不包容,孩子犯错帮助其改正,有进步就积极奖励。

       3、学校要多开展“文明新风”活动。贯彻幼儿园“平安、健康、文明、和谐”主题精神。例如开展 “建和谐社会,树文明新风”的校风活动月,结合校风活动月,开展了一系列“我是文明小天使”的活动。在教室里张贴了许多文明礼貌用语的卡片,如“请”、“你好”、“早上好”、“再见”、“对不起”、“没关系”、“谢谢你”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让孩子们学习,每天念一念,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及时表扬在文明礼貌方面做得好的小朋友,比如:早上入园能大声向老师问好,在幼儿园里以及家里讲文明、有礼貌的孩子,会奖励他一颗“亮晶晶”,连续得到5颗“亮晶晶”的小朋友就能当“文明小天使”。老师会将“文明小天使”的名字写在家园联系栏里,让全班的的小朋友向他(她)学习。孩子们的积极性被调动了起来,处处以“文明在我行动中”要求自己,争做“文明小天使”。经过活动开展会使班规和常规有很大改善。

       (二)、将文明礼貌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各环节中

       文明礼貌教育不仅局限于教学活动中,还应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如:晨间区角活动,让幼儿自由选择区域,并引导幼儿相互合作;在语言角“我来讲”中,引导幼儿注重基本的礼节,讲故事的幼儿首先应向大家问好,然后介绍故事名字,而听故事的幼儿要求安静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讲话,听完故事后要鼓掌欢迎。在进餐时要求幼儿礼貌用语,“老师请添饭”“老师请添汤”;如洗杯子时,引导孩子们排队等候,等到前面一个小朋友洗完了第二个再去洗,改变了以前洗杯子时混乱的局面。小朋友一起进餐,要说“大家请”才开始用餐。遇到小朋友过生日吃蛋糕,所有的小朋友都会主动向过生日的人送祝福,说些“谢谢你的蛋糕”之类的话。早上入园的时候孩子们都能大声向老师和小朋友说“早上好”,然后高高兴兴给爸爸妈妈说“再见”?就是这样通过日常生活的点滴去教育孩子做一个文明礼貌的人,渐渐地让幼儿知道与人交往要使用礼貌语言。

       (三)、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好榜样力量

       老师是幼儿的第一模仿对象,老师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着幼儿的行为,因此,老师更应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潜意识地教育引导幼儿。叶圣陶在《习惯成自然》一书中指出:“要有读书的能力,必须把书本打开,认认真真的去读;要有文明礼貌行为,必须走进环境,点点滴滴的熏陶。” 由于幼儿年龄较小的缘故,他们离开家庭、离开父母会产生一种不安全感,老师就成了他们唯一的依靠。这就要求教师要象妈妈一样去细心呵护、关心、帮助每一个孩子,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创设一种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精神环境,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的心田,孩子在获得爱、感受爱的同时,逐渐学会了如何去关心、帮助别人,同时一种互敬互爱、懂礼守纪的良好个性、行为品质也在逐渐的形成。作为教师的我们要意识到自身行为的榜样作用,加强品德修养和心理修养,随时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对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早上入园时主动跟幼儿问好,那么幼儿一定会说“老师好!”,我们不小心撞到了孩子,就会蹲下去真诚的向孩子道声“对不起”;我们在打扰孩子的时候,就会悄声的说“对不起,打扰一下”;我们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就会对孩子说:“你可以帮我一下吗?”要放下教师以往居高临下的位置,走入了孩子们的世界,溶入了孩子们的心灵,找准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孩子们也在这种彬彬有礼的环境中自然而然的学习了各种礼貌用语。只要老师抓住身边的教育契机,从一点一滴抓起,那么,我相信,一份耕耘一分收获,我们一定会在成功的喜悦中享受甘甜。

       (四)在游戏中渗透文明礼貌行为

       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游戏也是孩子认识世界,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积极活动。教育学家杜威认为:“游戏有其巨大的教育价值。儿童首先是通过游戏来认识世界的。”说明游戏在幼儿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所以幼儿教师要利用游戏活动来实现文明礼貌教育。如创造性游戏中让幼儿去尝试如何礼貌待客。通过评比竞赛的形式,更可以激发幼儿不断进步,在你追我赶的氛围中不断强化行为习惯。例如:在班中我们设置了小动物摘果子的比赛墙面。根据幼儿运用礼貌用语次数的多少为小动物增加果子数量,从而评选出文明之星。也可以设计“老奶奶摔倒了”、“教室里的不文明行为”、“你会怎么做”等多种游戏向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让孩子们正确分辨文明行为和不文明行为,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受到教育。

       (五)做好家长工作,让家长和老师共同培养孩子

       家庭既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也是很重要的教育环境。对于幼儿来说,在家庭的时间约占全部生活时间的三分之二。因此,家庭教育在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占十分重要的地位。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同样离不开家庭的熏陶。道理很简单,幼儿在生理、心理上都在不断发展变化,其行为习惯尚未真正形成。在幼儿园接受的行为模式,如果家长不配合,孩子回到家后,可能很快便弃之一旁。因此幼儿园的教育是离不开家庭的配合和补充的。孩子的可塑性、模仿性强,父母的言行举止,对他们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幼儿可以定期邀请专家来园为全园家长做家教指导和培训,要求家长要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精心呵护和引导幼儿,既不娇纵又不束缚,并在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养成中作到循序渐进。

       为了使家园教育同步,我们注重引导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首先,要求父母努力创设和保持一种和谐愉快、互相尊重的家庭氛围。让幼儿在这样温馨的家庭中感到温暖愉快,情绪稳定,得到爱心的熏陶,萌发自信心、上进心;其次,要求创设优美整洁的家庭环境。让幼儿从小萌发爱整洁,爱护物品,生活有规律等良好行为习惯;再者,将教师的教育模式延伸到家庭教育中来,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以此来巩固良好行为习惯。同时,幼儿园可以多为家长和孩子创设各种亲子活动,给家长和孩子提供更进一步的接近、了解、沟通的机会,可以每个月都开展一次亲子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有教学成果展示、教具学具设计使用展示、亲子乐园、文艺汇报演出、家长经验交流等。

引导幼儿养成良好道德行为的秘诀

       幼儿时期良好行为习惯可以分为:良好品德习惯、良好生活习惯、良好卫生习惯及良好学习习惯。

       良好品德习惯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友爱同伴、爱集体守纪律、爱劳动、诚实勇敢。

       良好的生活习惯主要包括:良好的饮食饮水习惯、睡眠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主要包括:洗手、保持五官的清洁、正确使用手帕、保持身体清洁、保持环境整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主要包括:喜欢学习,对学习活动有兴趣,能集中注意力专心地某一项活动;有正确的读、写、坐和握笔的姿势;会按照一定要求去翻阅图书,能爱护图书文具,会整理这些用品。

       对于这些内容和要求,我们应该熟悉和了解,以便在家庭中教育培养。

       在这里我们搜集整理了一些帮助孩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小方法,咱们一起来分享,

       1、用记录孩子表现的方法,帮助他养成好习惯。

       幼儿除了在园的日常生活,其余时间绝大部分幼儿基本上都是与父母在一起。因此幼儿在父母面前的表现可能要更为自然,父母在家是"一对一"或"二对一",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观察自己的孩子。针对这一特点,您可以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宝宝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如:进餐;系鞋带;扔垃圾;刷牙洗脸;与人打招呼;完成任务;穿脱衣服;折叠衣裤;整理学习用品;整理玩具;整理床铺,评价为"主动"、"需提醒"、"需帮助"三项,用打勾的方式来记录,用孩子喜欢的小粘贴进行奖励,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在家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时注重一贯性和一致性

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想让孩子成为有道德的小天使吗?那么,让我们一起探索如何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吧

观察学习

       孩子的模仿能力超强,他们会观察身边的大人并模仿他们的行为。所以,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好榜样。通过观察学习,孩子可以形成新的行为、消退或抑制已有的不良行为。

赏罚分明

       适当的奖励和惩罚可以帮助孩子明白对错,学会自我控制。我们要及时表扬孩子的好行为,让他们感受到成就感和自信心。同时,对于不良行为,我们也要及时进行批评和惩罚,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抗拒诱惑

       道德意味着自我控制。我们要教会孩子在面对诱惑时,能够坚定地拒绝并遵守社会规范。通过让孩子了解诱惑的危害和后果,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丰富多彩的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体验行为的后果。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了解什么是好的行为,什么是不好的行为,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会合作、分享和尊重他人。

良好的榜样

       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成为他们心中的楷模。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让孩子看到我们的行为符合社会规范,让他们在模仿中学会尊重、关爱和帮助他人。

及时评价

       及时评价孩子的行为,强化好的方面,纠正不良的行为。我们要让孩子明白自己的行为会受到评价和反馈,让他们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行为,成为有道德的小天使。

幼儿园大班品德行为培养有哪些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我深知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幼儿今后的人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在工作中把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如:早晨入园、进餐、盥洗、如厕、上课、走路、午睡、游戏活动等。如何有效地开展养成教育,使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真正落到实处,我们在实践工作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展开。

       一、尊重幼儿,培养幼儿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每个人性格不同,但相同的是都有自尊心,幼儿也是如此,不管什么样的孩子都有自尊心,无论幼儿能力强和弱。作为教师要懂得尊重每一个幼儿,对于能力差一些的幼儿,只要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和鼓励,同样可以增强自尊心,让孩子充满自信,得到他人的尊重,从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记得在我以前教过的孩子中,有一个叫豆豆的小男孩,刚刚入园时,他胆子特别小,做任何事都比其他小朋友慢,他在幼儿园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害怕”,我从他的眼神中也能看到他害怕的样子。之后经过和家长沟通,知道孩子在家也是这样,什么事都要先问大人后才敢去做,家长也很担忧孩子的性格会影响到将来的成长。于是,在以后的每一天里我都会默默地关注他,每次面对他时我总是面带微笑,抚摸他的头并用温和的语气和他聊天,常对他说:“你很勇敢。”“你是最棒的。”每次在教育活动中,我都会让他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当他答对时,我流露出的喜悦眼神让他露出了一丝丝微笑。同时我还调动其他小朋友们用掌声鼓励他,给他自信。多年的工作经验告诉我,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我看到豆豆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总能及时地表扬和鼓励他,这样就会让他对自己充满信心。有一次,我园开展主持人选拔赛活动,幼儿都积极踊跃地报名,但豆豆的家长说孩子害怕不想参加。我对家长说要鼓励孩子参加,班中的小朋友都上台参加比赛,只有豆豆不参加,那豆豆就更没有自信了。经过我和家长对豆豆的一番帮助和鼓励,豆豆终于愿意参加了。当豆豆上台时,教师和小朋友们送给他最热烈的掌声,他笑了,当时豆豆的妈妈流着泪对我说,豆豆自从来到幼儿园进步很大,不像以前那样胆小了。看到豆豆的进步,我很欣慰。在豆豆来幼儿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由一个胆小、怯懦的孩子变成了一个爱笑、敢说、自信的孩子。有时我在想,如果当时忽视或者对这个孩子置之不理,那么他将成为我今生的遗憾。

       二、教育幼儿,培养幼儿学会关心别人,共享快乐

       有人说:幼儿园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纯洁天真,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影响,只要我们能正确、合理地引导和教育,孩子很容易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尤为重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4~5岁幼儿知道同伴之间要友爱、互相帮助,弱小的同伴与自己一样是有自尊的,懂得关心弱小的幼儿,能够产生怜悯同情之心,并能做到关心弱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学习程度的加深,幼儿逐渐懂得欺负别人不对,意识到弱小同伴同自己一样有独立的人格,是不能欺负的。在小朋友刚入园的前几天,小朋友之间你推我,我推你,互不谦让,在教室里乱跑,相互抢玩具,互相告状,这也是幼儿在没进入幼儿园集体生活前存在的普遍现象。据调查,幼儿入园前大部分幼儿都是在家里,孩子的需要很容易得到满足,孩子几乎想要什么就有什么,不懂得分享和谦让,养成了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于是,在班级中组织幼儿开展了《学雷锋》的主题教育系列活动,活动内容是向雷锋叔叔学习,帮助弱小的同伴、团结友爱。自活动开展以来,小朋友由最初的不懂事,不听话,互相抢玩具,到现在懂得谦让,讲话有礼貌,见到家长、老师能主动打招呼,看见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小朋友能够主动去帮忙。看见孩子的变化,教师们纷纷开展形式丰富的教育活动,整个幼儿园的氛围也发生了改变。家长们看到孩子们变得懂事了,懂得谦让了,不抢别人的玩具,学会了分享,回到家也能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家长都非常开心。在以后的教育活动中,我把礼仪行为习惯创编成朗朗上口的小儿歌,帮助幼儿学习和记忆儿歌内容,让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幼儿从小学会有礼貌、懂得关心他人,帮助弱小,学会分享。

       三、以身作则,教师要树立幼儿的学习榜样

       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在幼儿园,教师就是幼儿模仿的对象,也是幼儿学习的榜样。在孩子的心中,教师的地位是最高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幼儿都会模仿。因此,作为教师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凡是要求幼儿做到的,我们教师要先做到;不让孩子做的,自己也不能违反。在幼儿园,孩子们都喜欢性格温柔的老师,有的家长送孩子入园要求给孩子找一个温柔、脾气好的老师。因为这样的老师在对待幼儿犯错方面会有耐心,遇到孩子做错事时,不是大声训斥幼儿,让幼儿感到害怕,想说的问题不敢说,而是在幼儿面前能够心平气和、耐心细致地帮助幼儿分析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帮助幼儿改正错误,懂得知错就改的道理,让幼儿知道什么是好习惯。在与孩子、家长、他人的交往中,教师要重视语言的教育、引导作用,要有亲和力和感染力。幼儿天生模仿能力强,在入园前,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对象,在入园后,教师便成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的举手投足间都蕴藏着教育。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包括教师给幼儿上课时的样子,幼儿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慢慢地孩子都会模仿教师的样子去做。我家孩子小时候在幼儿园时,回到家就会模仿着老师做这做那,因为班级有两位老师,当孩子模仿班级王老师的时候,我就能猜出孩子模仿的是谁,我一问孩子,孩子就会说模仿的是王老师。由此可见,教师的言行和榜样作用对于幼儿来说是多么重要。习惯的养成伴随着一生,所以教师应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幼儿的学习榜样。

       四、养成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

       刚刚入园的幼儿对幼儿园的环境、老师和小朋友都很陌生,特别是对集体需要遵守的行为规范难以接受和适应。作为教师,我们要耐心细致地向幼儿说明幼儿园需要遵守的一些常规要求,告诉幼儿在做一件事情前先说清楚这件事的规则,应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早上来园时要教育幼儿能够主动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问好并和家长说再见;上课时要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阅读时要保持安静,不大声说话,不影响他人读书;饭前便后要洗手,如厕、洗手时不拥挤,不打闹;进餐时教师要正确引导幼儿独立进餐,并能安静愉快地进餐,进餐时不挑食、不掉饭粒,餐后能把自己的餐具送回到指定位置;午睡时,自己能够穿脱衣服和鞋袜,能把鞋子整齐地放在床下面,并能安静入睡;集体活动时,愿意和小伙伴分享玩具、图书,爱护图书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户外活动时要注意安全,保护自己,学会照顾弱小的同伴,并知道危险的东西不能玩,要爱护园内的花草树木,爱护幼儿园的环境。如果教师每天都这样提醒教育幼儿,慢慢地他们就会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总之,幼儿一日生活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为幼儿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幼儿园大班孩子的6大习惯培养

       积极家庭教育

       2019年10月18日

       一、生活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良好的作息时间,睡眠习惯,排泄习惯,饮食习惯,进餐习惯,整理习惯等,形成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常规。

       2、有独立做事的意识和较好的生活自理能力,能够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具体目标

       1、作息习惯有规律,能够比较自觉的控制自己的行为。并能够独立进行睡前以及起床后的整理。

       2、大小便能够自理,便后能整理衣服。

       3、知道吃有营养的食物,不吃垃圾食品,能够情绪愉快的进餐,不暴饮暴食。

       4、学会穿鞋带,系鞋带等生活技能,保持衣服整洁。

       5、会做值日生工作,主动整理玩具,保持环境卫生。

       二、卫生习惯总目标:

       1、帮助幼儿了解和掌握初步的卫生常识和技能,逐步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帮助幼儿获得预防常见病的简单知识,初步培养幼儿不怕伤痛、乐于接受预防接种和疾病治疗的态度及行为。

       具体目标

       1、会做值日生工作,能够做到进餐前擦桌子,配合收拾碗筷、挂毛巾等工作。

       2、自觉保持自身的清洁(能够主动洗澡、换洗衣裤等)。

       3、能够主动整理室内外环境卫生。

       4、能够独立整理自己衣物、玩具、书包、学具。

       5、懂得简单的疾病预防与治疗知识。

       三、学习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好问乐学。

       2、培养幼儿的注意力,爱动脑筋勤于思考。

       3、培养幼儿遵守学习纪律、具有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坚持性。

       4、培养幼儿学习时能与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

       具体目标:

       1、大胆熟练的掌握各种学习用品的使用方法。

       2、掌握学习前准备及学习后整理工作。

       3、喜欢读书、会主动读书。知道好书推荐给同伴,互相学习。

       4、培养幼儿的耐心、毅力、能够坚持读完一本书。

       5、知道讲话时语意明确,声音响亮,吐字清晰。

       6、培养幼儿勤与思考,好问乐学和主动创新能力。

       7、培养幼儿对事物的鉴赏 能力以及审美能力。

       四、礼仪习惯总目标:

       1、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习惯,与人交谈合乎情理,讲话礼貌。

       2、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主动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

       3、理解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划。

       幼儿园礼仪:

       1、主动和老师、伙伴、家长问好,与碰见的老师主动问好。

       2、见到客人进班,主动问好。

       3、掌握到幼儿园不同科室转交物品、传递消息的礼仪要求。

       4、知道幼儿园小朋友生日会的意义和礼仪要求。

       家庭礼仪:

       1、掌握接打电话的正确方法和注意事项。会用“您好”、“请问您找谁”、“请稍等一下”接电话。声音适中、自然大方。

       2、学会有礼貌的接待客人。知道在别人家做客时应注意的礼节(学说道别语言:“请回、请留步、不用送”,并知道对主人的招待表示感谢,“谢谢您的招待”。在客人来时,能协助大人。

       公共场所礼仪:

       1、知道按顺序排队是一种文明礼仪行为。培养幼儿如遇到他人有急事时,可让出自己的位置让他人先行。

       2、知道如何正确的乘坐公交车、交通工具(主动刷卡,按顺序上下车,上车时不挤不推,要礼让老弱病残孕;行驶中不打闹大声喧哗,不向车外丢东西、吐痰,不脱鞋、不蹬座位,不在车上吃东西,下车提前准备,并使用文明用语......

       基本礼仪:

       1、能在初次见面时主动与客人打招呼,并能自我介绍和介绍他人,表情自然,声音洪亮,语速适中。

       2、知道别人讲话时,不打断别人的话,不插话。

       需要打断别人讲话时,知道等别人说完一句话以后,再说“对不起,打扰一下”,让后在别人允许的情况下说出你的事情。

       3、女孩知道穿裙子坐位的要求。学会在拾取物品时,要走近物品后单腿下蹲、上体前倾、拾取物品。

       4、知道借物时应征询对方同意后才能使用别人的物品,再借物时要使用礼貌用语。借来的物品要爱惜,避免弄坏。

       5、能正确使用不同的手势来表达不同的意思(“请、鼓掌、胜利、指示方向、举手”)。

       6、学会使用礼貌用语,知道与人交往时应该多用礼貌用语,知道在何种情况下运用“对不起、没关系”。

       五、安全行为总目标:

       1、培养幼儿安全和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了解生活中安全标识。

       2、了解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及重要性,懂得自我保护常识。

       3、养成集体活动中规则意识,了解户外活动中的自我保护方法。

       安全意识:

       ①认识常见有关的安全标识;

       ②学习主动遵守交通规则;

       ③知道不玩火、不接触煤气、不接触电器开关,不携带或玩弄危险性物品;④上下楼梯不拥挤、不用棍棒打闹;

       ⑤离家离园时主动向家长或老师打招呼。

       自我保护能力:

       ①知道遇到危险时要尽快告诉成人;

       ②知道简单的逃生方法;

       ③知道正确使用工具,避免锐器造成伤害;

       ④了解身体主要器官的功能及重要性,并了解简单的保护方法;

       六、品德行为总目标:

       1、培养幼儿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

       2、培养幼儿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3、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培养幼儿尊重、真诚、友善的优秀品质。

       具体目标

       1、懂得尊敬国旗、熟悉国歌、知道幼儿园每周升国旗活动的教育意义。学会升旗时立正行注目礼。

       2、对人有礼貌,不说粗话,能和他人友好相处。

       3、学会谦让,愿意学习同伴的优点,为同伴的进步感到高兴,乐意帮助有困难的小朋友。

       4、知道不隐瞒自己的过错,讲实话,做错了事能主动承认,勇于改正错误。

       5、遵守公共场所规则,爱护公物。培养幼儿生活的条理性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并为幼儿参加家务劳动和社会公益劳动打下良好基础。

       6、培养勇敢性格,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形成开朗自信的性格。

       7、认识“三八节”、“植树节”、“儿童节”、“五一”、“教师节”、“中秋节”、“国庆节”、“重阳节”、“元旦”、“春节”等节日不同意义。

       懂得尊重父母、老师和长辈,主动帮助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让幼儿感受到新年的快乐,增进家庭成员的感情。

       8、培养幼儿热爱劳动做力所能及的事,知道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

       好了,今天关于“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大班教研《培养幼儿良好行为》”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